?【頂刊純計算】ACS Catal.:鈀-銅合金電化學合成尿素的結(jié)構(gòu)敏感催化性能研究 2024年1月25日 下午3:58 ? 計算 ? 閱讀 26 成果簡介 鈀-銅(Pd–Cu)合金因其對電化學尿素合成的優(yōu)異催化活性而受到了廣泛關(guān)注,然而目前對具有不同組分和晶面的Pd–Cu合金催化性能的理解仍有待提高。南京師范大學李亞飛等人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研究了Pd1Cu1合金不同晶面和不同組成的Pd-Cu合金(211)晶面上電化學合成尿素的熱力學和動力學。 計算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第一性原理DFT計算均在維也納從頭算模擬包(VASP)中進行的,并采用投影增強波(PAW)勢來描述電子相互作用,以及采用廣義梯度近似(GGA)方法中的Perdew、Burke和Ernzerhof(PBE)泛函來描述交換關(guān)聯(lián)作用。 為了防止周期性相互作用,作者沿z方向設(shè)置了15?的真空層。作者將平面波的截斷能設(shè)置為420 eV,并將能量和力的收斂標準分別設(shè)置為10–5 eV和0.01 eV?–1。對于范德華(vdW)相互作用,作者在計算中使用了DFT-D3校正。 圖文導讀 圖1 廣義配位數(shù)及尿素合成的勢能面 如圖1所示,配位數(shù)可以作為雙金屬合金的描述符。在Pd1Cu1的(100)、(110)、(111)和(211)平面上,N2的吸附能分別?0.05、?0.22、?0.17和?0.56 eV。隨后,CO2通過*COOH中間體氫化為CO,相應(yīng)的自由能分別上升0.08、0.12、0.12和0.13eV。雙電子還原產(chǎn)物*CO可以通過C–N耦合與*N2相互作用形成*NCON,這需要分別克服0.66、0.79、0.81和0.61 eV的動力學勢壘。 對于大多數(shù)平面來說,*NCON加氫形成*HNCON和*HNCONH物種是放熱的,但對于Pd1Cu1(100)平面,其自由能曲線上升了0.49eV。在Pd1Cu1合金的所有平面中,尿素合成的速率限制步驟是將*HNCONH還原為*HNCONH2,相應(yīng)的極限電位分別為?0.80、?0.78、?0.96和?0.57 V。此外,隨著廣義配位數(shù)的降低,合金表面金屬原子的配位飽和度降低,從而有利于尿素中間體(尤其是N2分子)的吸附和活化,進而促進尿素的合成。因此,與其他系統(tǒng)相比,Pd1Cu1(211)具有最佳的尿素合成催化性能,并且極限電位僅為?0.57 V。 圖2 Pd3Cu(211)、Cu@Pd(211)和Pd@Cu(211)的模型結(jié)構(gòu)及電荷分析 如圖2所示,Pd3Cu(211)、Cu沉積的Pd(211)(Cu@Pd(211))和Pd沉積的Cu(211)(Pd@Cu(211))與原始的Pd或Cu金屬相比,Pd@Cu(211)和Cu@Pd(211)具有獨特的原子排列,其可以有效調(diào)節(jié)Pd或Cu金屬的晶格間距和表面能。對于Pd–Cu合金的(211)面,有三種活性位點,即臺階位點、階地位點和拐角位點,分別用紅色、黃色和綠色球區(qū)分。如圖2d–f所示,臺階位置的金屬原子比階地和拐角位置的金屬原子具有更高的電荷密度。 作者發(fā)現(xiàn)位于階地和拐角位置的金屬原子具有負電荷,而活性臺階位置由于其低配位數(shù)和界面性質(zhì)而保持中性。對于Pd3Cu(211),電子從Pd轉(zhuǎn)移到Cu,導致Pd和Cu原子在臺階位置的凈電荷分別為+0.10e和-0.24e。帶正電的Pd原子接受來自N2的電子,促進N2的吸附和活化。相反,帶負電荷的Cu原子在捕獲CO2分子并將其轉(zhuǎn)化為CO方面發(fā)揮著關(guān)鍵作用。 圖3 自由能和動力學能壘 如圖3a所示,在大多數(shù)平面中,*OCHO中間體在熱力學上比*COOH中間體更容易生成,而Pd@Cu(211)除外。*OCHO的強吸附歸因于O原子的雙齒配位,而*COOH通過單個C原子與金屬原子相互作用。如圖3b所示,Pd@Cu(211)和Pd(211)傾向于將CO2轉(zhuǎn)化為*OCHO。而Cu@Pd(211)、Pd3Cu(211)和Cu(211)上傾向于生成*COOH,相應(yīng)的能壘分別為0.27、0.09和0.28eV。此外,這三種催化劑具有中等的*CO吸附能,這有利于CO的解吸和隨后的C–N耦合。 圖4 N2和CO2轉(zhuǎn)化為尿素的勢能面 如圖4所示,Cu@Pd(211)和Pd3Cu(211)上尿素合成的電位控制步驟為*HNCONH還原為*HNCONH2步驟,相應(yīng)的極限電位為?0.42和?0.31 V,使它們成為極具應(yīng)用前景的尿素合成催化劑。 圖5 NH3合成的極限電位和尿素合成選擇性 如圖5a所示,Cu(211)、Pd@Cu(211)、Pd3Cu(211),Cu@PdCu(211)和Pd(211)上NH3形成的極限電位分別為?0.81、?0.84、?0.67、?0.78和?0.53V。如5b所示,Pd(211)和Cu(211)位于對角線虛線的左上角,這表明*NNH的形成需要較低的動力學勢壘,并且容易發(fā)生N2還原。此外,Cu@Pd(211)和Pd3Cu(211)能很好地促進碳氮偶聯(lián),有望成為電化學合成尿素的高效催化劑。 結(jié)論與展望 作者使用了廣義配位數(shù)和N2吸附能作為描述符來揭示Pd-Cu合金催化劑的活性來源,并建立了催化劑的活性與其幾何結(jié)構(gòu)和電子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guān)系。Pd3Cu(211)和Cu@Pd(211)具有較低的熱力學極限電位以及低的C–N偶聯(lián)動力學勢壘,致使它們成為電化學尿素合成的高效催化劑。該工作為篩選和尋找用于電化學尿素合成的高性能合金催化劑提供了理論指導。 文獻信息 Xiaorong Zhu and Yafei Li;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Sensitiv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Palladium–Copper Alloys in Electrochemical Urea Synthesis ACS Catalysis 2023 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3c03491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4/01/25/0e3e4d5bc5/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guān)推薦 Nano Res.│山西師大賈建峰課題組和中科大葛君杰課題組綜述:酸性介質(zhì)中兩電子氧還原制備過氧化氫——單原子催化劑的優(yōu)越性 2024年3月16日 【DFT+實驗】KAUST 張華彬Angew:單原子高價態(tài)Mo“陷阱”捕獲電子誘導電荷聚集促進光催化產(chǎn)氫 2024年3月22日 最新ACS Energy Letters:面向高電壓鋰電——基于溶劑化學的新型非燃電解質(zhì) 2024年3月26日 【MS論文精讀】JPC Letters: g-C2N單層負載過渡金屬單原子電催化還原硝酸鹽制氨的理論研究 2023年11月9日 聲子隧穿:雙鈣鈦礦聲子氣模型失效 2024年2月26日 ?清華JACS:理論計算揭示電位依賴泡利斥力誘導的CO2電還原“反轉(zhuǎn)區(qū)” 2023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