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中,CO2活化是第一步,然后是后續(xù)的加氫反應。分子CO2分子活化和CO2還原產物析出之間的競爭本質上限制了CO2RR的催化性能。
基于此,香港城市大學劉彬、武漢大學翟月明教授等人報道了在有序多孔碳上設計了一種異質核Fe1-Mo1雙金屬催化對,具有高催化性能,可以驅動電化學CO2還原為CO。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結構-CO2RR活性的相關性。從DMCPFe1?Mo1-NC到吸附CO2的電荷轉移(0.71 |e|)遠遠大于從Fe1?NC到吸附CO2的電荷轉移(0.002 |e|),表明DMCPFe1?Mo1-NC可以更有效地激活CO2。*CO2在DMCPFe1?Mo1-NC上質子化有兩種可能的途徑,分別對應于兩個質子化位點(O1和O2原子)和兩個不同的過渡態(tài)(TSs)。
在第一種情況下,質子與O1反應,O1與Fe位點上的C原子結合,形成*COOH中間體,類似于Fe1-NC。進一步質子化后,在Fe1-Mo1上形成具有雙齒吸附構型的*CO TS,然后在DMCPFe1?Mo1-NC上轉變?yōu)镸o上的*CO。*CO解吸是電位決定步驟(PDS),其能壘為1.55 eV,甚至大于Mo1-NC的能壘。
對于第二種可能的反應途徑,第一個質子-電子對攻擊與DMCPFe1?Mo1-NC的Mo原子成鍵的O2,形成*OH,導致CO鍵斷裂。第一步質子化的自由能變化和能壘分別為0.40和0.78 eV,比O1原子的第一步質子化分別低0.53和0.92 eV。在Fe原子釋放*CO和*OH在Mo位點上的第二次質子化之后,DMCPFe1?Mo1-NC的結構得以恢復。
DFT計算表明,F(xiàn)e1-Mo1雙原子催化對不僅在單個Fe位點上保持了固有的適度CO吸附,而且通過橋構型極大地促進了CO2的活化,有效地打破了CO2還原結垢關系。
Circumventing CO2 Reduction Scaling Relations Over the Heteronuclear Diatomic Catalytic Pair. J. Am. Chem. Soc.,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3426.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4/01/11/c6db602c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