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羧酸和環(huán)酮,如己二酸(AA)和環(huán)己酮(CHN),是化學工業(yè)必需的化合物。雖然電合成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催化劑和對其機理的了解,這種工藝的應用受到了阻礙。
基于此,復旦大學唐頤教授,徐昕教授,暨南大學高慶生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通過金屬基體組分的自溶解、界面生長和電化學活化制備了一系列含豐富Ni3+和Ov的單片msig/ea-NiOOH-Ni(OH)2/NF。
本文使用DFT計算從原子水平上深入了解了Ni3+和Ov所起的關鍵作用。在環(huán)己醇(CHA)脫氫生成CHN的第一個循環(huán)中,CHA的醇羥基通過氫鍵與表面O2-結合,使C-H鍵靠近鄰近的O2-進行活化。DFT計算表明,C-H鍵脫氫導致O-H鍵同時脫氫,反應自由能為-2.23 eV,表明該脫氫步驟快速進行。
因此,更多的表面O2-也就是更多的Ni3+促進了CHA的脫氫。O2-表面再生的電化學過程反應自由能分別為1.51 eV和1.35 eV,表明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很高的正工作電位。在CHN氧化制AA的第二個循環(huán)中,電化學過程生成HOO*的反應自由能最高為1.63 eV。
為了了解Ov對催化性能的影響,本文將分別有1個和2個Ov的三種電化學過程的反應自由能與沒有Ov的反應自由能進行了比較。1個Ov對CHA脫氫(Ⅲ→Ⅳ和Ⅳ→I)的影響不大,但它明顯使HOO*生成(ⅰ→ii)的反應自由能從1.63 eV降低到1.52 eV。
同時,Ov從1個增加到2個僅略微降低了HOO*形成的反應自由能,而CHA脫氫的反應自由能明顯增加。這些結果表明,Ov的增加促進了CHN的氧化,抑制了CHA的脫氫。
Directional Electrosynthesis of Adipic Acid and Cyclohexanone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Sites on NiOOH.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5898.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5898.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wdl,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4/01/02/20f39122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