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實驗】對Na3V2(PO4)3進行表面晶格修飾促進中間相Na2V2(PO4)3形成提高儲鈉性能 2023年12月6日 上午9:21 ? 計算 ? 閱讀 16 來自公眾號:深水科技咨詢 本文以傳播知識為目的,如有侵權請后臺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研究背景】 近年來,鈉離子電池(SIB)因其價格低廉、資源豐富、電化學反應機理與鋰離子電池相似而備受關注。然而,與鋰離子相比,鈉離子較大的半徑導致了其較大的體積變化以及晶格應力,極大地限制了SIB的發(fā)展。目前主要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包括:層狀過渡金屬鈉氧化物、普魯士藍、聚陰離子化合物,但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問題,正極材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Na3V2(PO4)3(NVP)作為一種鈉離子超導體,因其較高的理論比容量(117.6 mAh g-1),優(yōu)異的結構穩(wěn)定性以及熱穩(wěn)定性,而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而Na3V2(PO4)3緩慢的電子遷移速率,以及人們普遍認為的Na3V2(PO4)3 – Na1V2(PO4)3之間存在兩相電化學反應緩慢,導致電池在高電流密度下容量較低,限制了器件在能量和功率密度上的進一步發(fā)展。隨著進一步的研究,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不同于兩相反應,在Na3V2(PO4)3 – Na2V2(PO4)3 – Na1V2(PO4)3三相反應中Na3V2(PO4)3與Na1V2(PO4)3之間的晶格失配較少,促進了快速的相變。然而,目前對NVP的三相反應還沒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一種精細調(diào)控納米結構的方法來實現(xiàn)快速可逆的Na3V2(PO4)3 – Na2V2(PO4)3 – Na1V2(PO4)3三相反應。 【工作介紹】 近日,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趙孝先課題組聯(lián)合上海大學陳雙強教授,青島大學宋建軍教授,采用噴霧干燥的方法,合理構筑了封裝在多孔N摻雜碳納米籠中的表面N摻雜NVP納米顆粒(N-NVP/N-CN),以此來提高材料的本征電子導電率以及Na+擴散動力學。在合成過程中,氮被隨機摻雜到NVP和碳層的表面晶體結構中,NVP的表面晶格修飾降低了Na+從體向電解質(zhì)擴散的能壘,提高了本征電子導電率,釋放了晶格應力因此加強了循環(huán)過程中的機械穩(wěn)定性。此外,多孔中空結構增加了材料與電解質(zhì)的接觸面積,為氧化還原反應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點,縮短了離子擴散路徑。在該研究中,作者結合實驗表征如Mapping、紅外、拉曼、XPS、XANES、EXAFS、原位XRD等,對N的摻雜以及新相Na2V2(PO4)3的形成作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同時,由于其快速的Na+和電子擴散Na2V2(PO4)3具有較低的能壘并且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證實。證明了Na3V2(PO4)3 – Na2V2(PO4)3 – Na1V2(PO4)3之間快速可逆的電化學三相反應。因此,作為SIB的正極材料,N-NVP/N-CN具有較高的比容量、優(yōu)異的倍率性能和循環(huán)穩(wěn)定性。該文章發(fā)表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張慧和王磊為本文第一作者。 【內(nèi)容表述】 1. N-NVP/N-CN的制備及其表征 為了提升Na3V2(PO4)3(NVP)鈉離子正極材料的本征電子電導率以及鈉離子擴散速率,實現(xiàn)優(yōu)異的倍率性能以及循環(huán)穩(wěn)定性。通過簡單的噴霧干燥方法制備了封裝在多孔N摻雜碳納米籠中的表面N摻雜NVP納米顆粒(N-NVP/N-CN)(圖1)。如TEM所示(圖2a),N-NVP/N-CN前驅體呈現(xiàn)外收縮結構,殼內(nèi)密封聚苯乙烯(PS)球,經(jīng)煅燒后PS球分解形成具有多孔收縮殼的中空納米籠。通過Mapping、XPS、XANES、EXAFS、拉曼等,證明了NVP以及C殼中N的摻雜。同時利用DFT理論計算,計算了NVP中N的具體摻雜位置(圖3b)。通過設計兩種路徑,發(fā)現(xiàn)當NH3在NVP中與O直接反應時具有172.1 kcal mol-1的超高擴散能壘,另一種當NH3與NVP晶格體相中的的O反應時獲得23.71 kcal mol-1的較低擴散能壘,證明了N原子在NVP表面晶格摻雜。 圖1. 在快速可逆三相反應中,N-NVP/N-CN的納米籠結構和表面晶格修飾對電子和Na+擴散速率的優(yōu)勢示意圖。 圖2. N-NVP/N-CN, N-NVP/N-CP和NVP/N-CB的(a)TEM圖,(b)HRTEM圖,(c)N-NVP/N-CN元素分布圖;(d)N1s的XPS高分辨分析圖譜,(e)O1s的XPS高分辨分析圖譜,(f)V的K邊XANES光譜,(g)EXAFS的R空間傅里葉變換,(h)小波變換,(i)拉曼光譜。 圖3. (a)EGC對N摻雜到NVP晶格的影響模型;(b)從Na6V4P6O24(H2O)6到Na6V4P6O24(H2O)5NH3的不同過渡態(tài)的擴散能壘曲線,通過NVP表面釩氧八面體中的O與NH3反應;(c) C1s的XPS高分辨分析圖譜;(d) N-NVP/N-CN N-NVP/N-CP和NVP/N-CB的拉曼光譜擬合對D帶、G帶峰分析。 2. N-NVP/N-CN 半電池以及對稱電池的電化學反應性能 N-NVP/N-CN作為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展現(xiàn)了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晶體結構表面N的摻雜提升了本征電子電導率,碳層N的摻雜促進了NVP顆粒間的電子傳輸,多孔結構提供了電解質(zhì)滲透的連續(xù)通道并縮短了鈉離子的傳輸路徑?;诖?,N-NVP/N-CN正極在1 C循環(huán)100次后表現(xiàn)出119.7 mAh g?1的高比容量。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在20、40、50 C高電流密度下,超長10000次循環(huán)后,仍分別達到89.0、86.2和84.6 mAh g?1的比容量(圖4d),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 圖4. 研究了N-NVP/N-CN、N-NVP/N-CP和NVP/N-CB在半電池體系中的電化學性能。(a)掃描速率為0.1 mV s?1時的CV曲線;(b)電流密度分別為1、2、5、10、20、50、100、200、1C時的倍率性能;(c)與其他參考文獻的倍率性能對比;(d)N-NVP/N-CN在20、40、50 C的電流密度下的長循環(huán)穩(wěn)定性;N-NVP/NCN//N-NVP/N-CN對稱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e)在電流密度為0.12 A g-1下循環(huán)第1、3、5、10圈的恒流充放電曲線;(f)不通電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g)與倍率性能相對應的充/放電曲線;(h)電流密度為0.12 A g-1時的長循環(huán)性能。 3. DFT理論計算及原位XRD證明Na3V2(PO4)3三相反應 Na3V2(PO4)3 (NVP)中普遍認為的Na3V2(PO4)3 – Na1V2(PO4)3兩相緩慢反應阻礙著鈉離子的快速擴散動力學。本文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以及原位XRD證明了Na2V2(PO4)3中間體的存在(圖6a,6b),也證明了Na3V2(PO4)3 – Na2V2(PO4)3 – Na1V2(PO4)3三相反應較低的反應能壘(圖5g)。不同于兩相反應,三相反應中Na3V2(PO4)3和Na1V2(PO4)3之間的晶格失配較小,促進了快速相變。 圖5. (a)NVP中Na+從體向表面擴散的DFT計算模型和(b)Na+在體內(nèi)擴散的DFT計算模型;(c)N-NVP中Na+從體向表面擴散的DFT計算模型和(d)Na+在體內(nèi)擴散的的DFT計算模型;NVP和N-NVP中的Na+沿著最小能量路徑(e)在體內(nèi)擴散的能量分布圖和(f)從體向表面擴散的能量分布圖;(g)從Na6V4P6O24(H2O)5NH3直接到Na2V4P6O24(H2O)5NH3和從Na6V4P6O24(H2O)5NH3到Na4V4P6O24(H2O)5NH3再到Na2V4P6O24(H2O)5NH3的擴散能壘。 圖6. 充放電過程中(a)NVP/N-CB和(b)N-NVP/N-CN的原位XRD曲線;(c)根據(jù)原位XRD計算NVP/N-CB和N-NVP/N-CN的晶格應力。 【結論】 該工作采用噴霧干燥-炭化法制備了N-NVP/N-CN。在煅燒過程中,由于EGC氣室效應的作用,大量的N原子被摻雜在NVP晶格表面 (N-NVP)以減小帶隙和Na+擴散動力學從體向電解質(zhì)或通過體的能量勢壘。令人驚訝的是,快速的電子和離子轉移速率促進了中間Na2V2(PO4)3相的形成,促進了N-NVP體系中快速可逆的Na3V2(PO4)3 – Na2V2(PO4)3 – Na1V2(PO4)3三相反應。同時,與NVP/N-CB和N-NVP/N-CP相比表面收縮的N-NVP/N-CN為電解質(zhì)的滲透提供了通道,增加了與電極材料的接觸面積,縮短了離子和電子的擴散路徑,為氧化還原反應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點,展現(xiàn)了優(yōu)異的倍率性能。該方法為促進Na2V2(PO4)3中間相的形成以實現(xiàn)Na3V2(PO4)3的快速可逆電化學轉化提供了表面晶體改性的新思路,并結合微觀結構改性獲得了優(yōu)異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和倍率性能。 Hui Zhang, Lei Wang, Linlin Ma, Yahui Liu, Baoxiu Hou, Ningzhao Shang, Shuaihua Zhang, Jianjun Song,* Shuangqiang Chen,* and Xiaoxian Zhao*, Surface Crystal Modification of Na3V2(PO4)3 to Cast Intermediate Na2V2(PO4)3 Phase toward High-Rate Sodium Storage, Adv. Sci. 2023.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6168 通訊作者簡介 趙孝先,男,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太行學者三層次人才,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直致力于無機多功能儲能納米材料的設計、合成及應用研究,包括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正極和負極材料,以及鋰硫電池硫載體等等。目前,主持在研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兩項,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青年拔尖人才計劃項目一項,國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在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Energy Stor. Mater.等高水平期刊發(fā)表論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22多篇,本科生一作2篇,他引次數(shù)1000余次。授權發(fā)明專利3項。指導本科生參加“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獲得國家銅獎。出任中國能源學會能源組專家副主任、《稀有金屬》青年編委、《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青工委。 陳雙強(教授、博導),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上海大學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博士畢業(yè)于悉尼科技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介孔碳材料、拓撲結構設計、無機/有機材料制備及其在高容量、高低溫特種鋰/鈉離子電池、鋰硫電池、原位表征技術等方面的應用。迄今,發(fā)明專利授權4項,發(fā)表論文90余篇,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fā)表論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CS Nano等,被引次數(shù)超過9000次,h指數(shù)分別為49和7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四次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2015年入選德國–洪堡學者,2017年入選上海市–東方學者,2018年入選Joule雜志新星獎。以副主編身份撰寫專業(yè)教材1本:《堿金屬電池關鍵材料基礎與應用》(2021年,化學工業(yè)出版社,主編:王勇,副主編:陳雙強、劉浩)。擔任知名SCI期刊青年編委,如《Informat》、《Nano-Micro Letters》、《Battery Energy》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編委,受到澳洲清潔能源研究中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2項,主持)、上海市教委等多項科研及人才類基金的資助,并多次受邀在國內(nèi)外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 宋建軍,男,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近年來一直從事新能源材料的設計及其在鋰/鈉離子電池、鋰/鈉-硫/硒電池中的應用。發(fā)表論文60余篇,其中一作或通訊作者論文30余篇,包括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被引用2600余次。擔任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期刊Review Editor、Rare Metals 青年編委、eScience 青年編委。 文章來源:能源學人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3/12/06/ef17eb90dd/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電化學限域界面可控的物質(zhì)傳遞和電荷輸運 2024年1月28日 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團隊綜述,化學機器學習:基礎知識和應用 2023年10月10日 【純計算】華電楊維結/日本東北大李昊等:當前火熱的雙原子催化劑為何仍難以實現(xiàn)碳–碳偶聯(lián)? 2023年12月11日 高能物理計算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 2023年10月12日 【DFT+實驗】Chem. Eng. J.:獨特三明治結構的Ru-TiO/TiO2@NC實現(xiàn)了高效氫氧化和析氫反應 2023年11月28日 砂紙+機器學習=更好的 X 射線圖像,香港城市大學團隊用砂紙擾亂 X 射線束加速化學成像 2024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