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光/Ran Yi等AM:瀝青助力納米硅負極儲能更進一步 2023年10月26日 上午11:57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13 多孔硅(Si)/碳納米復合材料作為高能鋰離子電池(LIB)的負極材料已被廣泛研究。然而,在制備過程中,納米孔結構中Si的收縮和燒結往往會削弱多孔Si的全部優(yōu)勢。 近日,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張繼光(通訊作者)和Ran Yi(通訊作者)等人在知名期刊Adv. Mater.上發(fā)表了題為“A Micrometer-Sized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ode Synthesized by Impregnation of Petroleum Pitch in Nanoporous Silicon”的研究性論文。 高溫處理過程中保存設計納米結構的重要性 作者報道了一種通過在多孔硅中浸漬石油瀝青,然后再進行高溫處理來保存多孔硅納米結構的可伸縮方法。由此得到的微米尺寸的Si/C復合材料保持了所需的孔隙率,以適應較大的體積變化和高電導率,從而促進電荷轉(zhuǎn)移。 瀝青在Np-Si中的浸漬 它還形成了一層穩(wěn)定的表面涂層,限制了電解質(zhì)對納米多孔硅的滲透,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循環(huán)和儲存過程中電解質(zhì)與硅之間的副反應。硅基負極含有80%的瀝青衍生碳/納米孔硅,可以非常穩(wěn)定地循環(huán)(NMC532)電池(450次循環(huán)后容量保持80%)。它還可以降低下一代高能LIBs所需的粒子和電極的膨脹程度。該方法還可用于保存其他需要高溫處理的納米多孔材料的多孔結構。 碳化過程中Np-Si和P/Np-Si的結構研究 A Micrometer-Sized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ode Synthesized by Impregnation of Petroleum Pitch in Nanoporous Silicon(Adv. Mater., 2021, DOI: 10.1002/adma.202103095)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3/10/26/db680aef5e/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鄧意達/韓曉鵬/王嘉駿ACS Catalysis:電子態(tài)調(diào)制抑制S溶解,提高SnS對CO2電還原活性 2022年11月13日 沈小平/杜飛虎JMCA:S摻雜NiFe(CN)5NO納米粒子實現(xiàn)高效析氧 2023年10月5日 他,現(xiàn)任國重主任、雙一流大學副校長,帶領團隊今年已發(fā)8篇Angew 2023年12月8日 一作+通訊Nature子刊:新表征技術解決老問題! 2023年10月23日 精讀|Nature子刊:光催化空氣凈化的前景與挑戰(zhàn)! 2023年10月15日 ?他,歸國3年獲「杰青」,發(fā)表最新JACS!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