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光/Ran Yi等AM:瀝青助力納米硅負極儲能更進一步 2023年10月25日 上午11:04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16 多孔硅(Si)/碳納米復合材料作為高能鋰離子電池(LIB)的負極材料已被廣泛研究。然而,在制備過程中,納米孔結構中Si的收縮和燒結往往會削弱多孔Si的全部優(yōu)勢。 近日,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張繼光(通訊作者)和Ran Yi(通訊作者)等人在知名期刊Adv. Mater.上發(fā)表了題為“A Micrometer-Sized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ode Synthesized by Impregnation of Petroleum Pitch in Nanoporous Silicon”的研究性論文。 高溫處理過程中保存設計納米結構的重要性 作者報道了一種通過在多孔硅中浸漬石油瀝青,然后再進行高溫處理來保存多孔硅納米結構的可伸縮方法。由此得到的微米尺寸的Si/C復合材料保持了所需的孔隙率,以適應較大的體積變化和高電導率,從而促進電荷轉移。 瀝青在Np-Si中的浸漬 它還形成了一層穩(wěn)定的表面涂層,限制了電解質對納米多孔硅的滲透,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循環(huán)和儲存過程中電解質與硅之間的副反應。硅基負極含有80%的瀝青衍生碳/納米孔硅,可以非常穩(wěn)定地循環(huán)(NMC532)電池(450次循環(huán)后容量保持80%)。它還可以降低下一代高能LIBs所需的粒子和電極的膨脹程度。該方法還可用于保存其他需要高溫處理的納米多孔材料的多孔結構。 碳化過程中Np-Si和P/Np-Si的結構研究 A Micrometer-Sized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ode Synthesized by Impregnation of Petroleum Pitch in Nanoporous Silicon(Adv. Mater., 2021, DOI: 10.1002/adma.202103095)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3/10/25/7584965a76/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上海應物所張林娟團隊,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1月18日 李寶華/韓翠平最新AM:10000次超長循環(huán)! 2024年6月6日 徐銅文/楊正金/李先鋒AFM: 用于中性水系有機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的有機電解液 2023年10月12日 喬世璋院士,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6月7日 北化工莊仲濱/朱威Nano Research:雜原子配位的Ag單原子催化劑用于ORR 2023年11月1日 浙大姜銀珠NML:碳酸鹽電解液中的溶劑化/表面協同策略實現可逆鎂金屬負極 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