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基催化劑在CO選擇性催化還原NOx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但一些技術問題阻礙了它們的實際應用。
基于此,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蘇發(fā)兵研究員,北京工商大學紀永軍教授,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徐文青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蔣金剛,中國石油大學李振興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用于CO-SCR的新型Pt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嵌入在CoAlO納米片負載的CuO上的帶負電荷的單原子Pt。
這種具有超低Pt負載量(0.02 wt%)的Pt-CuO/CoAlO催化劑在200 °C下、3% O2中表現(xiàn)出91%的NO轉化率和80%的N2選擇性。更重要的是,在15小時的測試中,它在200 ppm SO2中幾乎沒有活性損失。
將單原子Pt分別負載在CoAl2O4(311)表面、CuO(111)表面、具有一個氧空位的CuO/CoAlO表面上,分別模擬Pt/CoAlO、Pt-CuO、Pt-CuO/CoAlO催化劑。Pt-CuO/CoAlO催化劑中Pt的Bader電荷為-0.11 |e|,表明它帶輕微的負電荷。
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了CO-SCR過程,NO*→N2O2*和N2O*→N2(g)是需要克服一定能壘的兩個非自發(fā)過程,而其他步驟均為放熱步驟。與其他兩種催化劑相比,Pt-CuO/COAlO催化劑具有最強的NO吸附能力。
在所研究的基元步驟中,N2O*還原步驟(即N2O*+CO*→N2(g)+CO2(g))能量最高,為CO-SCR的速率決定步驟。值得注意的是,Pt-CuO/CoAlO催化劑的能壘最低,約為1.17 eV,遠低于Pt-CuO(~4.40 eV)和Pt/AlCoO(~5.22 eV)催化劑,表明其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投影態(tài)密度(PDOS)圖表明,與其它兩種催化劑相比,Pt-CuO/CoAlO催化劑中Pt-d軌道的態(tài)密度向費米能級移動,從而加強了催化劑與吸附中間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為了驗證帶負電荷的Pt對NO活化的促進作用,構建了載體上沒有氧空位的對照Pt-CuO/CoAlO模型,其Bader電荷為+0.28 |e|。與帶正電的Pt相比(Eads = -3.51 eV),帶負電的Pt具有更大的吸附能(Eads = -4.16 eV),可以促進NO吸附。
同時,計算得出Pt-CuO/CoAlO催化劑上的SO2吸附能為-2.88 eV,小于NO和CO的吸附能,因此CO和NO分子優(yōu)先占據(jù)催化劑表面以避免SO2中毒。
計算出的電荷密度差分圖揭示了Pt-CuO/CoAlO催化劑中存在從CoAlO到CuO的界面電子轉移,這種電子轉移增加了Pt活性位點的電子密度并增強了NO的吸附和活化。
Negatively Charged Single-Atom Pt Catalyst Shows Superior SO2 Tolerance in NOx Reduction by CO. ACS Catal., 2022, DOI: 10.1021/acscatal.2c0491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2c04918.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3/10/15/8d36201e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