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原子催化劑在加速鋰氧(Li-O2)電池的析氧反應(OER)的動力學方面顯示出良好的前景。然而,目前對其獨特的原子結構和OER機制之間的關系的理解有限。
基于此,中國科學院大學劉向峰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模板輔助法合成固定在氮摻雜碳球上的原子分散的Pd作為正極催化劑。
以Pd SAs/NC為正極的Li-O2電池實現(xiàn)了低至0.24 V的充電過電位,可持續(xù)的低過電位循環(huán)穩(wěn)定性(500 mA g-1),并能保持低充電電壓至極高的容量(10000 mAh g-1)。
通過DFT計算,進一步了解了催化劑的表面結構對Li2O2分解過程的可能影響。LiO2在Pd-N4和NC表面的吸附能分別為-0.49 eV和-2.37 eV,LiO2和Pd-N4之間較弱的吸附能是影響Li2O2分解的關鍵因素,從而導致較低的解離過電位。LiO2和Pd-N4之間適度的吸附相互作用和容易的電荷轉移,有利于放電產物的有效分解。
投影態(tài)密度(PDOS)圖表明,與Pd顆粒(Pdn)相比,Pd-N4的d帶中心左移,降低了中間體與金屬中心的化學吸附強度。此外,Pd 4d軌道與LiO2的O 2p軌道的部分重疊表明Pd-O鍵的共價性較弱,進一步表明LiO2在Pd-N4表面的吸附較弱。
不同電位下Pd SAs/NC和NC表面的放電/充電反應的自由能圖表明,Pd SAs/NC和NC對充電反應的速率決定步驟都是LiO2氧化步驟。對于Pd SAs/NC電極,計算的U0為1.786 V,對應的充電過電位為0.28 V。
而計算得到的NC電極的U0為2.101 V,充電過電位為0.9 V,遠高于Pd SAs/NC電極??傊?,DFT計算證實了暴露的Pd-N4活性位點可以有效地抑制Li-O2電池的充電過電位。
Single-Atom Pd-N4 Catalysis for Stable Low-Overpotential Lithium-Oxygen Battery. Small, 2022, DOI: 10.1002/smll.20220455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smll.202204559.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3/10/14/bc91c4df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