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共價有機骨架(3D COFs)具有相互連接的孔和暴露的官能團,通過合成后修飾為設計先進的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機會。
基于此,南京大學雷建平教授、周俊教授和袁帥教授等人報道了一種3D COFs合成后環(huán),以構建高效的CO2還原光催化劑。
兩個3D COFs,NJU-318和NJU-319Fe,首先是通過連接六苯基-三苯基單元和基于芘或鐵卟啉的連接劑構建的,接著COFs內(nèi)的六苯基-三苯基部分被合成轉化為π-共軛六苯三烯(pNJU-318和pNJU-319Fe),以增強可見光吸收和CO2光還原活性。
優(yōu)化后的光催化劑pNJU-319Fe的CO產(chǎn)率為688 μmol g-1,比未改性的NJU-319Fe提高了2.5倍。
在合成環(huán)化后,pNJU-319Fe由紫紅色變?yōu)樯詈稚?,由于pNJU-319Fe中六苯并-三乙烯基團的π-電子離域擴展所致。
根據(jù)紫外-可見光譜,計算出NJU-318、NJU-319Fe、pNJU-318和pNJU-319Fe的光學帶隙分別為2.56、1.78、2.38和1.48 eV,表明合成后環(huán)化減小了帶隙。根據(jù)Mott-Schottky圖,NJU-319Fe和pNJU-319Fe的導帶(CBs)分別為-0.69和-0.64 V。
基于光學帶隙,NJU-319Fe和pNJU-319Fe的價帶(VBs)分別為1.09 V和0.84 V。需注意,pNJU-319Fe的帶隙較小,表明其比NJU-319Fe更強的可見光吸收。
此外,pNJU-319Fe的瞬態(tài)光電流響應強度遠高于NJU-319Fe,證實了合成后的環(huán)形極大增強了可見光照射下的電子轉移。
在電化學阻抗譜(EIS)中,由于共軛結構的增加,pNJU-319Fe的Nyquist圖的半圓半徑比NJU-319Fe要小,表明pNJU-319Fe材料的電荷轉移電阻更低,有利于載流子的有效運輸。
結果表明,pNJU-319Fe在可見光照射下比NJU-319Fe和NJU-318更容易被激發(fā),表明其在光催化CO2還原方面具有優(yōu)勢。
Postsynthetic Ann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CO2 Photoreduction.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3897.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3/10/02/910fcb0e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