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李巨/黃云輝/張永毅EES:大面積Li-CNT膜用于鋰離子電池的精確接觸預鋰化 2023年9月24日 下午10:25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4 預鋰化是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和循環(huán)壽命的一種方法,采用薄鋰箔對石墨負極進行接觸式預鋰化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技術。然而,制造5 μm以下的薄鋰箔極具挑戰(zhàn)性,因此很難實現鋰金屬的精確預鋰化。此外,純薄鋰箔還存在鋰利用率低、碎片形成和可擴展性問題等缺點。 圖1 Li-CNT膜的制備示意及表征 同濟大學王超、麻省理工學院李巨、華中科技大學黃云輝、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張永毅等開發(fā)了一種直接刮涂法,將熔融鋰澆鑄到碳納米管(CNT)薄膜上,從而獲得超薄、超輕的Li-CNT膜, 以應對這些挑戰(zhàn)。之所以選擇碳納米管薄膜作為基底,是因為它具有優(yōu)異的機械性能、良好的電子導電性和輕質,相互連接的碳納米管網絡和碳納米管薄膜的多孔性能可以有效地傳輸電子和鋰離子。 此外,作為Li-CNT膜,碳納米管薄膜上的鋰負載是可控的,可低至0.1 mg cm-2。用于商用電極的 Li-CNT 薄膜的比容量高于1200 mAh g-1。 圖2 預鋰化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得益于優(yōu)異的導電性碳納米管網絡和良好的電解液潤濕能力,鋰的利用率幾乎可以達到100%。當采用Li-CNT薄膜作為預鋰化劑時,首效(ICE)達到了與使用鋰金屬負極的LFP半電池相同的水平。這表明SEI導致的初始活性鋰離子損耗得到了完全補償。結果,LFP||Gr全電池的能量密度在首圈循環(huán)中增加了10%,在100次循環(huán)后增加了20%。 圖3 接觸式預鋰化過程的示意圖 Large-Area Lithium Metal-Carbon Nanotube Film for Precise Contact Prelithiation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3. DOI: 10.1039/d3ee01725g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3/09/24/7d580f8e12/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AEM:磷苯基電解液添加劑有效形成SEI,穩(wěn)定硅基鋰離子電池! 2023年10月9日 電池頂刊集錦:AM、Adv. Sci.、Angew、Matter、ACS Energy Lett.、AFM等成果! 2023年10月6日 他,剛剛發(fā)表第76篇Angew! 2024年3月8日 院士聯手!張濤+鞏金龍,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11月15日 美國兩院院士,中國長江學者,又雙叒叕發(fā)Nature了! 2024年6月6日 大連理工 [國家杰青]團隊 &中科大,最新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