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和/張利波/胡覺/黃勃龍AM:重構MOF作為穩(wěn)定的OER電催化劑 2022年11月28日 上午12:19 ? 頂刊 ? 閱讀 61 本文首次報道了通過精確重建MOF結構 根據(jù)設計的骨架結構重構金屬有機骨架(MOFs),為實現(xiàn)優(yōu)異的OER電催化性能提供了突破的機會,但由于合成過程中的重大挑戰(zhàn),很少研究。 基于此,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楊世和教授、昆明理工大學張利波教授和胡覺教授、香港理工大學黃勃龍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首次報道了通過精確重建MOF結構,即在活性位點具有不同配位環(huán)境的MOF-74-Fe到MIL-53(Fe)-2OH,制備了一種穩(wěn)定的OER電催化劑。 制備的MIL-53(Fe)-2OH催化劑在10 mA cm-2時的過電位為215 mV,Tafel斜率為45.4 mV dec-1和在300 mV過電位時周轉頻率為1.44 s-1,是商用IrO2催化劑(0.0177 s-1)的80多倍。 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揭示了這兩種MOFs不同的電子結構。從費米能級(EF)附近的電子分布發(fā)現(xiàn),MOF-74-Fe的成鍵軌道以碳鏈為主,只有有限的Fe位貢獻,導致Fe的電活性相對較弱。 在MIL-53(Fe)-2OH中,F(xiàn)e位點表現(xiàn)出高度富電子特征,表明高電活性。同時,酚基的O位點和連接點有利于MIL-53(Fe)-2OH內的電子轉移,從而提高OER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F(xiàn)e-3d軌道表現(xiàn)出3.43 eV的eg-t2g大分裂,導致MOF-74-Fe中存在較大的電子轉移障礙。 OH-s, p軌道位于較深的位置,主要起到電子儲層的作用,F(xiàn)e-3d與OH-s, p軌道之間有限的重疊增加了點對點電子轉移的難度。MIL-53(Fe)-2OH中Fe-3d軌道的eg-t2g分裂顯著減輕到1.19 eV,更有效的電子從MOF轉移到中間產(chǎn)物。 Rationally Reconstruc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Robust Oxy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ts. Adv. Mater., 2022, DOI: 10.1002/adma.202208904.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8904.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華算老司機,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xiubac.cn/index.php/2022/11/28/7730f73d01/ AM催化北大深研院昆明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楊國昱/呂紅金Appl. Catal. B.:最高值!Ni-POM催化劑與水溶性CdSe QDs偶聯(lián)在可見光下超高效光生成氫氣 2023年10月18日 電池頂刊集錦:崔光磊、吳凡、忻獲麟、劉永暢、朱才鎮(zhèn)、田雷、譚華橋、李陽光、張江威等成果! 2023年10月7日 東南大學張袁健/沈艷飛Angew.:Fe-N-C納米酶的Fe浸出和氧還原選擇性研究 2023年10月6日 ?張英杰/曾曉苑/孫學良AFM:IrRu/N-CNT助力高穩(wěn)定性Li-CO2電池 2023年10月7日 湖大魯兵安EES:有機/水混合電解液中的氫鍵調控實現(xiàn)安全、高壓的鉀離子電池 2024年3月28日 【頂刊】Nature子刊:β-氨基烯酮結合三嗪單元二維共價有機框架(2D-COFs) 2023年11月13日